在法律訴訟的進程中,二審往往是當事人尋求改變一審不利結果的重要契機。然而,不少人面對二審時,會在心中糾結:二審有沒有必要請律師呢?答案是十分肯定的,律師在二審中憑借其專業性,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精準把握上訴要點
律師具備深厚的法律知識儲備和豐富的實踐經驗,能夠精準找出一審判決中存在的法律適用錯誤、事實認定不清等問題。以一個合同糾紛案件為例,一審可能因對合同條款的理解偏差,錯誤地判定了雙方的責任比例。律師會通過對合同條款細致入微的分析,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過往類似案例的裁判觀點,清晰地指出一審在法律適用上的錯誤之處,為二審改判奠定堅實基礎。
熟練運用訴訟程序
二審的訴訟程序相較于一審,有著諸多不同之處,且更為復雜。律師熟知這些程序細節,能夠確保當事人的上訴行為嚴格遵循法定程序進行。比如,在提交上訴狀的時間節點、上訴請求的明確表述、證據的補充與提交方式等方面,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上訴請求被駁回或者對當事人不利的后果。律師會幫助當事人規避這些程序性風險,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二審程序中得以充分實現。
有效收集和整理新證據
二審中,新證據的出現往往能成為扭轉局勢的關鍵因素。律師擁有專業的調查取證能力,能夠通過合法途徑收集對當事人有利的新證據。假設在一個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,一審時因關鍵證人未找到而導致證據不足。二審中,律師通過專業的調查手段找到了該證人,并獲取了其關鍵證言,同時對證人證言進行了合理的整理和編排,使其在二審庭審中能夠有力地支持當事人的訴求。
出色的庭審辯護能力
二審庭審中,雙方的交鋒更加激烈。律師憑借出色的辯論技巧和應變能力,能夠在法庭上清晰、準確地闡述當事人的觀點和訴求,有力地反駁對方的主張。面對對方律師和法官的提問,能夠迅速做出恰當回應,避免當事人因緊張或缺乏經驗而出現不利的陳述。在言辭的運用和邏輯的推導上,律師能夠做到有理有據、條理清晰,給法官留下深刻且良好的印象,從而增加二審改判的可能性。
綜上所述,二審中請律師是非常有必要的。他們憑借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,為當事人在二審的法律戰場上保駕護航,大大提高當事人獲得有利判決結果的幾率。